「拗柴後果可大可小」
2019-08-24
年過30的運動男士總有一種三井壽情意結,年輕時少不更事,錯過自己的黃金時間。第二次機會來臨,希望捲土重來。這一點套用於運動傷害中,不也是正正適合嗎?
我希望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但經常被忽略的傷患,拗柴一定是表表者。拗柴的正式學名為「足踝扭傷」,有分為「內翻」與「外翻」扭傷兩種。比較常見的是內翻扭傷,成因通常是突然變向或跳起落地時腳腕過度內翻。根據渥太華足踝傷勢評估定律 (Ottawa Ankle Rule),傷勢是否會構成骨折,並且有需要照X光與否,可以參考以下三大重點:
1. 腳外踝骨是否有疼痛?
2. 腳內踝骨是否有疼痛?
3. 受傷後腳腕能否受力,走路的時候是否完全不能放力到腳腕上?
如以上三條問題答案屬於「是」,這一次傷勢便有機會傷到骨,需要尋求協助。
但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,除以上徵狀外,如出現以下情況,亦應該留意:
- 扭傷的時候聽到「Pop」一聲 - 扭傷兩至三日後腳腕附近位置出現大量瘀血與紅腫 - 浮腫於受傷一星期後仍然未有消減跡象
除了確認是否有骨折外,浮腫的處理亦十分重要,因為筆者見過不少實例。有部份運動愛好者腳腕扭傷後採用自我復原方法,認為拗柴只是小事,無需多加理會。不聞不問的後果是足踝累積大量水腫,因時日過去,疏於處理而出現纖維化跡象。足踝活動能力、力量與平衡力隨即減弱。除大大影響運動表現外,日常生活如蹲下、上落樓梯都會出現腳腕不適的情況。
任何受傷的康復都會有一個復康黃金時間。如腳腕扭傷起初兩星期處理得宜,進行正確的處理方法,例如PRICE,保護(Protection)、休息(Rest)、冰敷(Ice)、壓力(Compression)、抬高患處(Elevation)。加上尋求醫生建議或接受物理治療進行消腫的治療,受傷後的後遺症就可以大大減少。
曾經看過本地運動雜誌一句印象十分深刻的句子:「如果有時光機的存在,對於熱愛運動的朋友,相信一定會選擇回到受傷前的時光」。可惜現實上沒有時光機,但豐富自己的運動創傷知識,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,可免得將來後悔。
*以上資訊只供參考,如對於傷勢有任何疑問,請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意見。
女青適健中心物理治療師
參考文獻: Stiell I.G., 1994.Implementation of the Ottawa Ankle Rules. JAMA. 271(11):827-832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女青適健中心 Y Health and Wellness Centre
一站式「治療、復康、適健」服務
=== 歡迎查詢及預約服務 ===
#YWCA #YHWC #Physio #女青適健中心 #復康 #適健 #物理治療 #體重管理 #教練指導 #健體運動 #健康生活 #痛症 #拗柴 #足踝扭傷 #運動創傷